當前,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,傳統產業面臨著改造升級,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出現。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,政府正在推動數字化轉型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、企業轉型升級,而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。隨著云計算產業近十年的快速發展,上云逐漸成為了企業轉型升級中關注的焦點,就像一種自然資源成為維系企業生命的元素。云計算本質上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,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、便捷的、按需的網絡訪問,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,這個資源池里就包括網絡,服務器,存儲,應用軟件,服務等。這樣一種按需分配的IT資源供給方式,滿足了對IT資源的“拿來就能用”,“想要就能有”的需求。就好比一個水龍頭,我們需要水的時候,打開水龍頭水就來了,我們只需要操心交水費就是了。就像我們想聽歌,在軟件上下載就可以;想看新聞,打開手機就能閱讀。
云的確是可以驅動流程創新和業務創新,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。云計算中的虛擬化技術帶來“彈性、靈活、安全、低成本”的特性,使得企業上云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。比如:降低成本。云計算技術降低了IT的硬件和運維成本,比如原來硬件的高可用性,通過軟件和運維工作來彌補。CIO們將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來從事信息化支撐企業業務運營上。靈活性。企業可根據業務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增加服務,用最少的投資來滿足現狀,當企業的業務增長到需要增加服務的時候,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性增加服務,使企業的業務利用性最大化。擴展性。通過資源池化,企業借助云計算可以實現水平擴展,從而獲得更高的擴展性。
上不上云還得看自身條件
企業最終是否決定要上云還得根據企業自身IT系統的情況來定,要考慮企業IT現狀、企業發展現狀等因素,才能讓云計算發揮最大的技術價值。IT系統是否需要更新換代?云計算對于企業上云來說,主要提供基礎設施服務,即計算、存儲和網絡服務。如果企業的IT基礎設施、IT系統的架構需要更新換代,可以考慮采用云的供給方式。每年IT是否持續投入很大成本,但基礎設施還是無法滿足實際需求,資源利用率不高,資源供給不靈活,運營的成本居高不下?現有的應用架構是否能夠滿足云計算的特點,是否能夠低成本的遷入或者部分遷移?具備上云條件后就要考慮用什么云企業部署云服務的模式有三大類:公有云、私有云、混合云。舉例說明:如果把小區的停車場當作云數據中心,張三在停車場里租了一個固定的車位,這就是公有云;而李四有錢,選擇在停車場外自建了一個封閉車庫,這就是私有云,車庫就是自建機房;王五則買下了停車場里的一個車位,既擁有自己獨立的停車空間,又能享受到停車場的一些公共服務,這就是混合云。選擇何種類型的云服務需要結合企業IT發展規劃、現有資源、應用需求等因素來評估。在企業考慮部署何種云平臺時,可從業務、生態系統和技術三方面分析。企業的業務是什么?所處的生態系統是什么樣?技術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?這些都需要被綜合考慮到。

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解決方案。一般來說,當性能、安全、復雜度、集成量和數據量這四種技術總和的占比越大,企業選擇私有云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然而,在各個企業面臨各自的情況和問題時,混合云部署顯示出了其在成本和效益上的雙優勢。比如大型企業可以建立私有云,為內部成員單位提供服務;然后連接客戶、供應商、員工的應用領域采用公有云,與私有云共同形成混合云架構;直至最后全部采用公有云模式。
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,上云的接受速度比較快,特別是小微企業已經接受SaaS的業務模式,可以直接全面上云。企業上云怎么做企業上云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,不是簡單租用幾臺虛擬機部署應用,不是將物理配置直接搬到虛擬機上,不是簡單的將物理機架構上的應用直接遷移到虛擬機上。而需要結合企業IT發展的規劃,現有IT資源的現狀,應用的需求等因素來規劃整個上云計劃。
由基礎系統上云到管理上云再到業務上云,逐步深入。在這個過程中,上云的業務不斷深入到核心,按照“業務上云、數據整合、創新應用”三步法有序推進,實現創新。對于大部分的企業來說,原來的IT應用部署模式,都是豎井式的,不同的應用都由不同的軟件開發商提供的,系統之間還有網絡安全隔離,各系統間還有協同關系,網絡、應用拓撲很復雜。所以需要首先確定上云規劃,是整體上云還是部分上云,是逐步上云還是一次性上云。還要確定上云步驟,哪些系統可以先遷移,哪些后遷移,并解決遷移后和周邊的系統怎么協同等問題。企業的應用有些部署在小型機上,有些部署在X86上。對于部署在X86上的應用都可以遷移到“云”上,而原來部署在小機上的應用就需要先進行X86的改造,在支持用X86服務器承載以后才能遷移。原來的應用可能還需要結合云上提供的虛擬機、網絡和存儲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改造。比如利用虛擬機可以按需配置規格、數量,可以脫離硬件限制,采用“小顆粒、多數量、彈性伸縮”+負載均衡等網絡設備構建更加穩定、可靠、快速的分布式應用體系。
企業上云是一個復雜項目,成功上云可以讓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所收獲,提高業務響應能力和核心競爭力。面臨全面云時代,傳統IT技術部門會有很多新的問題:如何從傳統物理架構,逐步向云服務遷移?如何選擇適合自身業務的技術路線和云服務商?不同公有云、私有云,再加上物理設備,以及公有云上使用的多個項目賬號,如何跨平臺統一監控和管理?如何將混合IT場景下的各種資源進行集成,統一面向內部用戶提供服務目錄?超大規模公有云服務商提供的服務響應非常慢,很難針對企業的業務特點提供最佳實踐和貼身技術支持。在很多場景下,第三方云服務商更能發揮自身的靈活優勢,提供精準的差異化服務,幫助企業用戶快速上云,管好云,加速云端業務創新。浙江聯泰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旗下的艾塔®IT服務品牌,關注企業云端業務,提供咨詢服務、定制云計算架構,然后將數據遷移到云端,并提供云運維服務,幫助企業上云。